军训是大学生活的第一课,也是立德树人、储备国防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为让学生进一步贴近实战训练,淬炼过硬本领,提升军事技能,构建具有特色的国防教育模式。9月12日-14日,我校邀请国际海洋工程中心王文珺、李继浩、周巧三位讲师在图书馆报告厅开设防溺水、CPR急救、中国现役枪械、军事医疗等专题讲座,2023级全体新生分12场次参加本次活动。
一、防溺水教育
讲师王文珺通过通过现场演示和理论宣讲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们熟悉了现代救护新概念和心肺复苏救护技术。在防溺水教育中,讲师们结合防溺水“六不准”“两会”强调防溺水注意事项,用一个个典型的实例,一组组惊心的数据,让学生明确了生命的珍贵,了解了防溺水的知识要点、溺水自救和急救方法。
二、中国现役枪械展示
为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强化学生的军事技能,我校组织2023级军训新生开展枪械展示活动。讲师李继浩详细介绍了54式手枪、56式半自动步枪、81-1式自动步枪、95式自动步枪等枪支及射击要领,并组织参训新生进行分组训练。同学们认真学习射击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在讲师的精心指导下积极开展训练,参训新生表示,这不仅是一次体验,更是一次终身难忘的国防教育课。
三、CPR急救知识
为拓展同学们的课外知识面,并掌握CPR急救知识和技能,讲师周巧以模型实操形式,细致讲解并实操演示了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以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知识,详细介绍了校园常见外伤的紧急处理方法。在讲师的专业指导下,许多同学第一次亲身体验了操作心肺复苏术的全过程。
近年来,我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结合新时代国防教育需求、学生发展需要、专业优势,高度重视大学生军训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后续,学校将继续开展急救知识讲座,增强师生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为建设平安校园作出贡献。


